现代文阅读(一) 一、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 现代文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,是语文学科的一项基本能力,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根本的途径。 现代文阅读成为语文成考的内容之一。现代文阅读的文本包括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、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。 二、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构成 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高度的综合性、复杂性,由以下方面构成: 1.文字、标点、词语、句子、文章、文学、修辞等基础知识。 2.记忆、理解、分析、综合、鉴赏、评价等思维能力。 3.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。 现代文阅读水平,既取决于人的知识水平,又取决于人的认识水平。 三、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 1.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与解释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。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文章的基础。“重要词语”常常是说明文的说明的对象、议论文的中心论点、散文的文眼。迅速、准确地把握住它们,是正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开始。 2.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与解释 “重要句子”,或者是某一段文章的关键所在,或者对于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。这样的句子,有的结构较为复杂,有的内涵较为丰富。理解这样的句子对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。 3.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获取信息,就是获取知识。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,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。辨别、筛选、整合信息,必须善于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。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: ①文章中的基本概念与新的知识 ②对基本概念与新的知识的阐释 ③能够提示文章结构、表达作者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 4.分析文章结构,把握文章思路 人的思考或曰思想,是有一条路的。人把思考、思想写成文章,一句句,一段段也都是有路的。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。(叶圣陶语)文章的结构就 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。阅读时,只有把握文章的结构,理清文章的层次,想明白段与段、句与句之间的关系,想明白一段之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,才有可能真正读 懂文章。 5.作者观点的分析与概括 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出作者本人对所说明、所论述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。作者对所说事物或事理,可能是肯定,也可能是否定。这就需要读者进行分辨。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,有的文章是直接提出来的,有的文章是分散在多处的,有的文章则与全文的内容要点归在一处阅读时应该予以注意。 6.依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阅读文章不仅要会读,而且要会思考,不仅要获取文章之内的知识,而且要探究文章之外的知识。这就需要推断力与想象力。依据作品内容进行推断,不 是凭空进行的,而是有理有据的。推断所得出的结论,没有出现在文章中,要求读者根据文章内容给出合理的、准确的说法。对于推断的正确性做出判断,是研究性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。 四、常见的阅读障碍 高考的现代文阅读试题,得分率不高得分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有这样几条是不容忽视的。 1.心理障碍。 2.文字障碍。 3.背景知识障碍。 4.思维习惯障碍。 5.信息整合与文字表述障碍。 五、现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 现代文阅读,应该遵循以下步骤: 1.整体把握——作品的内容和主旨、文章层次和结构。 2.抓住关键——文章中表现中心的重要词语和句子,体会它们在文中的深刻含义;作品中重要的段落,考虑所写事物的特点、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。 3.筛选信息——确定阅读区间,捕捉重要语句,辨析选项的正误。 4.鉴赏评价——包括两方面,一是品味文学作品内容,如形象和思想情感;一是评价文学作品的形式,如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。 (六)、现代文阅读须要强化的意识 阅读的过程,是阅读对象解构与重新建构的过程。解构就是读懂。理解也是读懂的意思。读懂了才谈得上其他,读不懂就做题,无异于盲人骑瞎马,危险而不保险。而要把文章或作品读懂,首先要有平和的阅读心态。 根据学生在阅读,答题中存在的问题,还应该强化以下意识: 1.文本意识——揣摩文章,揣摩作者,一切答案皆在文本中。 2.整体意识——关注文章或作品的内容、主旨、结构,词不离句,句不离章,左顾右盼,上下勾联。 3.重点意识——把握表现文章的核心,提示文章层次的关键词语和句子。 4.段间关系和句间关系意识——最有意义的关系:总分(分总)、并列、因果、解说。这些关系,有的可以提示内容,有的可以提示结构。 5.审题意识——问什么,答什么。特别注意是选对还是选错。 六、现代文阅读的基础知识 1、说明文 A、准确把握说明中心 B、理清说明的顺序[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] C、分析说明的方法[a下定义说明b举例说明c引用说明d分类说明e图表说明f数字说明g比较说明h诠释说明] 2、议论文 A、把握论点 B、分析论点展开的过程 C、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(1)、议论文的结构:引论(提出问题)→本论(分析问题)→结论(解决问题) (2)、本论的结构:a总分式 b并列式c递进式e对照式(3)、分析论证方法:a例证法、引证法、对比法、类比法、喻证法、反正法、归谬法、引申论证法 3、散文 ①、散文的种类:A、写人记事散文 B、写景抒情散文 C、托物言志散文 D、寓理于事的散文 ②线索:物、事、人、情、时、地[明线和暗线,单线和复线] 4、表达方式 记叙、描写[人物描写:语言、动作、神态、心理、肖像描写;环境(自然与社会)描写:动静结合、虚实结合、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、白描与细描、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]、抒情[直接抒情(直抒胸臆)、间接抒情:借景抒情、寓情于景、触景生情、托物言志、借古讽今、借事抒情、寓理于事]、议论、说明) 5、表现手法(卒章显志、以小见大、欲扬先抑、照应、赋陈、比兴、用典、渲染、象征、联想、想象、衬托、烘托) 6、“重要的词语”在文中的含义: 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; 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; 三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隐含义。(修辞型、指代型、概括型) 7、“重要的词语”在文中的作用(解释含义、分析表达效果) 8、“重要的句子”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:重要的句子通常是指: ①表明文章主旨或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; ②内涵比较丰富,表达比较形象或比较含蓄的句子; ③表现记叙线索和作品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; ④结构复杂,较难理解的语句。(考含义重在解释,考作用要从内容与结构上来回答,要特别注意开头句、过渡句、结尾句的作用) 9、整体阅读,圈画重点词句、理解文章结构脉落(要注意文中议论、抒情的句子); 选择题要明确范围,认真筛选,仔细比对、慎重下手 10、读写结合题:(知识梳理型、措施建议型、鉴赏评价型、是非评价型、列举印证型、联想(感悟)仿写型、图画评述型) 七、2006年成考高起点语文阅读题真题 (二)(12分,每小题3分)阅读下面的现代文,完成7一10题。 假如你把一根大头针戳进气球,要过多久气球才会爆裂呢?不需要很久,而且这个时间可以利用高速摄像来测定。不管怎样,橡胶在压力之下裂开,总是要耗费“一点儿”时间的。然而,假定你取一个分子,它只有十亿分之四英寸大,对它完成相当于把一根针戳进气球的动作,那么这个分子要隔多久才会断裂呢?这个时间要比气球爆裂短得多,然而科学家现在照样能测出来。 一个分子是由一团原子组成的。当这些原子互相靠得足够近,由于它们外层区域的微小电子相互交叠在一起,因而使这些原子粘合在一起了。这种电子的交叠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状态,倾向于保持不变。为了保持这种状态,原子必须继续保持紧密相连,这就形成了所谓的“化学健”。 形成一个化学健的两个原子并不是保持静止不动的。在绝对零度(等于一273℃)以上的任何温度下,原子总是倾向于以随机的方式随意运动。不过,当它们被化学键绑在一起后,就不能再自由运动,但可以这么说,它们仍不断地尝试作自由运动。被化学键绑在一起的两个原子可能会作相互分离的运动,但是化学键会把它们拉回到一起来。它们会再作分离运动,但又被拉回,如此往复。因此,原子就在自己的位置上振动。 化学键活像一个小弹簧,原子相互分离得越远,化学键施加的拉力就越强。然而,如果由于某种缘故,原子的分离运动超过了一个临界值,化学键就会紧张过度,像一根弹簧那样,出现断裂。这时,分子断裂,而原子获释。随着温度升高,原子会逐渐远离,超过化学键的束搏。如果温度升得足够高,分子肯定会断裂。同样,如果注入其他形式的能量,分子也会趋于断裂。现在的问题是一旦注入足够的能量,分子断裂开的时间有多长。研究人员发现,一个化学键从受损到断裂所需的时间是秒。光线以每秒186262英里的速度运动,这是我们宇宙中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。如果一束极快的激光脉冲打在分子上,在化学键断裂以前,这束光也只能离开四百分之一英寸。 7.从第一段文意看,对“总是要耗费‘一点儿’时间的”理解,正确的一项是() A.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的漫长 B.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的极短 C.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相对较长 D.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相对较短 8.从第二段文意看,对“倾向于保持不变”的理解,正确的一项是() A.这句话是指电子很不容易稳定 B.这句话是指原子很不容易稳定 C.这句话是指原子具有稳定状态 D.这句话是指化学键具有稳定状态 9.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) A.在绝对零度时,原子倾向于随意运动 B.被化学键绑住后,原子很难自由运动 C.被化学键绑住后,原子仍然努力运动 D.原子的振动,是以“分离”抗争“束缚”的表现 10.对第四段内容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) A.一定的高温可以使分子断裂 B.外力的介人可以使分子断裂 C.化学键的拉力并不是无限的 D.化学键的断裂需要漫长时间 (三)、(25分)阅读下面的现代文,完成11一15题。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,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。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,钦佩过她,崇敬过她,而后,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,我出神地凝视着她。 我祝贺她,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;我感激她,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。我记得,曾经有一天,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:“感谢您,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。”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?不!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,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,远非如此,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。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,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然可见。这真是崇高的变相。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,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——思想——遮掩起来。乔治·桑就是一种思想,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,自由自在,虽死犹生,永垂不朽。啊,自由的女神!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,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,为她争光载誉。乔治·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,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。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。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,重复公众的记忆又有何益?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力概括起来就是“善良”二字。乔治·桑确实是善良的,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。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,这就是仇恨。有人狂热崇拜,也有人恶意辱骂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,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——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。谁带桂冠就招打,这是一条规律。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。 像乔治·桑这样的人物,可谓公开的行善者。他们离别了我们,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,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。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,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。一种事物消灭了,另一种事物降临了。劳动者离去了,但他们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。 乔治·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,但她留给我们以女权,充分显示妇女有着不可抹煞的天才。正由于这样,革命才得以完全。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,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。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,得益于颇可引以为骄傲的先驱者的英灵精神,必定会随之而来。一切真理、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。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。 让我们接受这些卓绝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赠的一切!让我们去迎接未来!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,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,为我们预言真理和正义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! ([法]雨果作) 11.“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灭了,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然可见。”这句话中“消灭了”的是指,“犹然可见”的是指。(6分) 12.“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,重复公众的记忆又有何益?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(4分) 13.根据倒数第二段的文意,乔治·桑的“英灵精神”具体指的是什么?(4分) 14.文中有两个“她”不是指代乔治·桑的。找出含有这两个“她”的句子,并说明这两个“她”分别指代什么。(4分) 一句是,这里的“她”指; 另一句是,这里的“她”指。 15.从全文看,乔治·桑引起雨果爱慕、钦佩、崇敬、祝贺、感激的原因有哪些?(7分) 答: 【参考答案】 二、(12分,每题3分) 7.C 8.C 9.A 10.D 三、(25分) 11.(6分) 躯体(或肉体)思想(或精神)(每空3分,次序不可颠倒。) 12.(4分) 乔治·桑的作品早已深人人心,不必赘述。(意思相同即可) 13.(4分) 乔治·桑是女权运动的先驱。 (若答成“留给我们以女权”也算对) 14.(4分) “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”,“她”指代乔治·桑的思想;“为她争光载誉”,“她”指代法兰西。 15.(7分) (1)她的灵魂和作为是伟大的、美好的;(2)她具有自由自在的思想;(3)当祖国遭到凌辱时,她能挺身而出;(4)她是一位荣誉等身完美无缺的女性;(5)她创作了许多杰作;(6)她因为善良招来了某些人的仇恨和辱骂;(7)他留给人们以女权,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煞的天才;(8)她是一位预言真理和正义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。 答出6点给7分;答出5点给6分;答出4点给2分;答出2点给1分。
本文标签:广东成人高考语文【广东函授专科】考试复习资料语文--现代文阅读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gdcrgk.net)
已帮助5w万+意向学历提升用户
成功上岸
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
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为准
粤ICP备19160122号